国产MCU芯片火爆,这一切要从2020年开始的缺芯潮说起。
受新冠疫情影响,一些工厂停工停产导致产能压缩,让芯片出货变得不再稳定。在此次“芯片荒”浪潮中,MCU尤其是车规级MCU芯片是受影响最严重的芯片之一。
MCU芯片,即微控制单元,也叫单片机,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将CPU、SRAM、Flash、 计数器、UART 及其它数字和模拟模块集成到一颗芯片上,构成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,是各种电子设备不可或缺的主控芯片。
MCU芯片,也分工业用MCU,民用MCU,车规级MCU等,也有8位MCU,16位MCU,32位MCU,64位MCU,MCU在汽车电子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,从电机控制到信息娱乐系统和车身控制等均发挥着重要作用。更重要的是,与消费用MCU相比,车规MCU赛道行业门槛极高。多年来,国内很多厂商都因为车规级芯片研发周期长,设计门槛高,资金投入大等望而却步。
凯特瑞科技专注于MCU/SOC方案开发,方案包括:加密优盘,固态硬盘,TWS充电仓,智能手环/手表,蓝牙音响,蓝牙耳机、雾化器/加湿器,电动牙刷,美容仪,无线充,PD快充,小家电等MCU方案开发等。
中国MCU芯片市场基本被欧美日三国企业所占据,国内厂商的市场占有率较低。包括ST,TI,MICROCHIP,瑞萨等,作为国内最大的 MCU 销售厂商之一,兆易创新 2020 年的销售收入规模为7.5 亿元人民币,国内市场占有率不足 3%。危机同样代表着机遇,这一次缺芯潮给了国内芯片厂商崛起的机会。“在今年国外芯片IC厂商整体产能紧缺的情况下,如果国产芯片公司能推出相应产品并且获得产能,与主机厂合作、优先测试等机会就会更大,将给国产芯片IC厂商带来一个很好的导入主机厂的窗口期。”白宗义表示。
对于很多从业者来说,最直观的感受就是,下游客户开始主动选择国产芯片IC了。“车规级芯片因涉及驾驶安全,需要具备高可靠性、高安全性、高一致性、零失效率等准入门槛,国内芯片公司进入汽车供应商体系需要‘过五关,斩六将’。而现在很多主机厂商开始接受国产芯片,并将其纳入供应链体系。”苏州一家芯片公司CEO如是说道。
正因如此,我们可以看到愈来愈多产业资本或带有产业资源的投资机构,出现在很多MCU芯片IC公司的投资人名单中。在新能源车加速渗透和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快速演进的时代,主机厂与芯片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。国内一家知名产业资本管理合伙人曾说道:“带有产业背景的投资机构,可以进一步推动汽车MCU芯片技术的研发和落地,加速汽车MCU芯片国产化的进程,实现汽车产业链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的自主可控。”
此外,MCU芯片是一个颇具想象空间的市场。IC Insights 预测,2026 年全球MCU芯片市场规模将从 2020年的207亿美元增长至285亿美元。随着中国经济逐渐复苏,在物联网、新兴医疗电子及新能源等应用领域快速发展等有利因素的影响下,中国MCU市场将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。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,2021-2026年,我国 MCU 市场规模将保持8%的速度增长,至2026年,我国MCU市场规模将达到513亿元。